请关注"辽宁省教育招生考试"

首页 普通高考 考生须知正文

30年后话高考

时间:2008-01-15 16:47:45

教育部考试中心原主任 杨学为

    1977年,在邓小平领导下,高等学校招生废除推荐、恢复考试,“像爆炸了一颗原子弹,震撼了整个中国大地”。至今已经过去了30年了。
    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在摆脱“两个凡是”之前,恢复高考,成为准确地完整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典型,成为否定“文化大革命”,为所谓“修正主义路线”平反的典型,成为全党全国思想解放、拨乱反正的先声。
    1997年在纪念恢复高考20年的时候,《人民日报》征文,并用《伟大的转折》为题综述了这次活动。它说,征文“仿佛将千百万人的记忆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来稿像潮水一般涌进了”编辑部,“‘真是绝处逢生’,‘整整一代人得救了’,‘感谢邓小平’,许多来稿的作者在叙述当时听到‘恢复高考’的激动心情时,都不约而同地用了这些词句”。综述引用一位教育家的话作为结尾:“任何有希望的民族都高度重视教育。恢复高考,挽救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
    1  高考“恢复”了什么
    高考,表面上看,不过是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但是,它的社会作用却远远超出考试、招生,教育。就其本质而言,高考是由国家主持的,对年轻一代完成基础教育任务之后,所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基础性社会分工。凡通过高考进入高等学校的,毕业后即成为脑力劳动者,农民即转为城市居民;年轻人高中毕业后,高考是他们一生中决定性的第一步。这是社会各界高考关注高考、每年高考都像盛大节日一样的根本原因。
    “恢复高考”是针对“文化大革命”废除高考而言的,那么,高考都“恢复”了什么?
     1)恢复了知识的价值、知识分子的地位。“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鼓吹所谓“知识越多越反动”,知识分子是“臭老九”,要培养“没有文化的劳动者”。林彪摔死后,高等学校恢复招生,废除考试,实行推荐,以“政治”代替文化。而所谓“政治”不过是血统论、造反派、批林批孔等极左的一套;极简单的文化考查也被他们打成“智育第一”、“分数挂帅”,而被取消;所谓“推荐”,不过是“走后门”的遮羞布。高等学校招生废除推荐、恢复考试,是落实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伟大战略的第一个重大措施。从此,广大青少年一扫“知识无用”的阴霾,努力学习,奋发向上。1977年的高考被誉为“向文化科学进军的盛举”。30年来,高考成为实践“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重大措施,成为落实中央“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30年来,通过高考,高等学校培养了三千六百多万毕业生,成为我国知识分子队伍的主力,特别是1977年、1978年考入大学后毕业的,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成为各方面的领军人物。      
    2)恢复了社会流动的渠道。“四人帮”打着消灭三大差别的旗号,在高等学校招生与毕业生分配工作中,强制推行“三来三去”,即“农民上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农民,挣工分;工人上大学,毕业后回工厂,当工人;学生从哪里来,毕业还回哪里去”。“三来三去”实质是农民永远当农民.工人永远当工人,社会各阶层是凝固的,不能动,这根本不是消灭三大差别,而是永远保持三大差别。恢复高考,同时恢复了社会各阶层之间,通过大学流动的渠道。农民的孩子,通过大学可以进城;工人的孩子。通过大学可以成为知识分子……根据恩格斯的观点,一种社会制度,受血族关系支配愈浓重.就愈落后,相反,社会各阶层之间相互流动,才促使社会进步。
    3)恢复了公平地进行社会分工、社会流动的机制。自古以来,考试就是进行社会分工,主要是脑体分工的手段,而主要不是学校内部的事务。科举考试公平地促进了社会阶层上下之间的流动,有力地巩固了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四人帮”废除考试,实行推荐,结果,后门成风,民怨沸腾;恢复高考,实现了考试分数基础上大学入学权利分配的公平,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谐。
    阿基米德说过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如果把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比做“地球”的话,1977年恢复高考就是启动它的“支点”。30年后,2007年3月,在教育部考试中心召开的纪念恢复高考3O年的座谈会上,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没有当年的高考,就没有今天的盛世!
    2  30年的成就
    经过拨乱反正、改革开放,高考取得了巨大成就。
    1)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提出“走自已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3年,教育部即提出“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总目标。30年来,为了实现这个总目标,进行了各方面的、坚持不懈的改革与探索。
    2)遵照邓小平关于高考改革要“认真研究、试验”的指示精神,高考的重大改革都坚持“科研先行”的工作方针,即以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中心,首先组织各方面的力量迸行科学研究,再以研究的成果进行局部地区的试验,取得成功之后再逐步向全国推广。1984年、1985年教育部都把开展科学研究作为正式工作,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正作规定中;198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暂行条例》也把高考科研列为招生考试机构的职责之一。
    3)把高中的考试评价与高考分开,这是两种目标、水平不同的考试评价,高考只能建立在高中全面评价的基础之上。20世纪90年代,各省建立起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在高中会考的基础上,高考进行了“3+x”科目设置改革的试验。这是1949年以来,高考在制度上的一项重大改革。
    4)高考进行内容的改革,在考查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考能力。
    5)实现考试的标准化。在现代教育测量、统计理论的指导下,以控制误差为目标,侧重于考试信息化、考试的标准化。从本质上说,是中国考试的古代传统向现代化的重大步骤。
    6)建立专业的考试机构。
    7)“以考试养考试”。这是考试机构管理机制的重大改革。    
    8)对外开放,与世界上有代表性的国家的考试机构建立经常的业务上的联系或合作。
    3 “应试教育”问题及中小学学生学习负担过重
    恢复高考,同时也恢复了“文化大革命”前高考就遇到的矛盾,主要是“片面追求升学率”问题。恢复高考后,从1979年开始,“片追”日渐突出,教育部曾采取多种措施纠正,但收效甚微。1993年以后,又把“片追”上纲为“应试教育”,至今14年过去,“仍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造成一些地方‘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教育部等五部门素质教育调研组2006年9月《素质教育系统调研总结报告》)。这是1952年统考以来高考遇到的最严重的问题。        |
    “片追”也好,“应试教育”也好,根源在于高考中的竞争。表面看,竞争的是上大学的权利,实质是大学毕业后可能得到的社会地位与物质待遇。虽然大学录取新生的原则是“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但绝大多数考生政治思想品德考核、体检都是合格的,因此,录取与否的决定因素只能是分数。所以,高考的竞争,必然主要是考试中的竞争,分数上的竞争。
    由于考生多,录取少,即使录取数再多,学校、专业也有很大差别。因此,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一定程度的竞争,有利于学校择优,对国家是有利的。同时,竞争(尤其是过于激烈的竞争)也必然“带来悲惨的后果”(马克思语),这也是不易我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
    在竞争中,考生及其家长所追求的,表面上是考试分数,实际上大学毕业后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使他们未来的幸福。这种“追求”是无可非议的,是“民生”
。而且,只要脑体、城乡、贫富等差别存在这种竞争、追求就是不可避免的。
高考是高等学校入学考试,不是高中毕业生的全面评价,以高考作为评价高中教育、教学工作、评价高中毕业生的唯一标准,其结果必然是片面的。这种“片面”,不是高考的片面,也不是某一中学的片面,而是没有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全面的评价制度的结果,即评价制度的片面。
    借口存在“片追”、“应试教育”而责难高考,是毫无道理的,“废除高考”则会引发更大的社会问题。
    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是恢复高考30年来出现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确应千方百计地解决。
    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文化大革命”前就存在,1964年毛泽东就曾提出减轻学生负担。恢复高考后,1978年邓小平就谈过“学生负担太重不好的”,但同时他也说:“要极大地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没有‘三老四严’的作风,没有从严从难的要求,没有严格的训练,也不能达到目的。”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高考试卷难度,从根本上说是由考生总体水平决定的。为了达到一定的区分度,考生水平高,试卷水平也必须高。这是客观规律,降低试卷难度,不能减轻学生负担,只是不利于大学录取。
    解决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应因材施教,不要盲目追求高考、重点、热门,中小学不要只看“语数外”;应提高教师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学习效率;应严加管理复习资料、辅导班等。
    4  改革的建议
    统考的最大长处是公平、节省;统考的最大不足是缺乏个性,压抑了考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我认为,当前高考改革的首要议题是如何处理统考中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如根据高等学校的不同类型,分别举行统考;个别学校,统考之后,根据分数还可以加试、加实验等;特殊优秀的中学毕业生可以不参加统考,实行保送,等等。
    无论统考或单独考,考试内容都应坚持在考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考能力。
    积30年的经验,高考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片追”或“应试教育”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应由中学建立综合、全面、经常的评价制度。
    自科举以来,危害考试最严重的是形形色色的复习资料,如顾炎武所指出,坊刻之害甚于焚书坑儒。然而,30年来,复习资料之害愈演愈烈,补习班如火如荼,而教育等各有关部门则听之任之。

Baidu
map